登录 | 立即注册 切换到宽版
德诚收藏投资资讯网»德诚论坛 资讯发布区 文玩典藏交流论坛 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趋势大好:藏友们静待时机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435|回复: 1

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趋势大好:藏友们静待时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14 17: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已成过去,2018年已经开始,古玩艺术品市场将会如何表现?能否走出多年以来的低迷呢?很多同行都怀着忐忑的心情期盼着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快速反弹。

       然而,笔者从整个经济大环境,以及古玩艺术品市场自身发展规律看来,2018年市场调整还将继续,原因很简单,就是还没调整到位(具体本部将作另文分析)。笔者始终认为,调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没有到位的调整,就算有表而上的反弹也长久不了,对中国艺术品市场这一项被激素催熟的事物,走向真正的成熟还需要时间。



      毋庸置疑,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速成”时代,根据国际研究机构的报告,从2000——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实际增长率是387%。

       如此快速的增长,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沉淀,大幅地下跌几乎是无法避免的,这在日本有前车之鉴: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人一度在国际上疯狂购买艺术品。

       而九十年代起,日本人又突然开始抛售他们收藏的艺术品,国际艺术品市场因此暴跌50%。



      由于突然的大起大落,日本艺术品收藏界,可以说是大伤元气,至今未能恢复可见,调整并非坏事,调整可以让我们在可能跌倒的路上放慢脚步,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思考:

       我们究竞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收藏?收藏的意义在哪里?我们为什么要收藏?

       某著名周刊曾做过一期主题为“急之国”的专题,它这样描述当下中国人的生活节奏:最爱“快进”,狂点“刷新”。评论,要抢“沙发”;寄东西,要快递;

       洗照片,要立等可取;做事,最好是名利双收;创业,最好是一夜暴富;结婚,最好有现房现车;排队时能插队最好,若不能插队,就焦躁不安:

       为什么别人排的队总好像比我的快呢?过去缓慢的没有时间感的中国人忽然变成了最着急最不耐烦的地球人……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有过一项调查,84%的受访者确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加急时代”。至于“加急时代”的最突出表现,60.2%的人觉得是“生活节奏加快”,54.7%的人认为是“浮躁,踏实不下来”,53.4%的人感觉是“越来越没有耐心”。

       对此,有网友曾在微博上感慨道:“汽车未到站就拥成一团,飞机没停稳就开手机,意见稍有不合就拳脚相加,中国人,你急什么?”

       在这个“加急时代”,艺术品收藏被卷入快速增长的市场大潮中,我们的藏家也无法免俗,我们忘了收藏的初衷本是一种高雅闲适的爱好。

       曾几何时,收藏活动从“茶余饭后”的休闲变成“疲于奔命”的交易。当收藏变得急功近利时,就不再是一种轻松的享受了,很多时候,它带给我们的是疲惫、无奈、焦虑与厌倦。



       其实,万物的运行本都有其自然规律,勉强不得,闲暇是生命的自由空间。没有闲暇,人会丧失灵性,忘掉人生之根本。所以,在一个人人匆忙赚钱的时代,调整是一种警告。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远”宇,真切地道出了我们的问题:我们只顾眼前,不看未来,只图一时,不顾长远。

       综观当今收藏行业,钱与名像两只无形的大手,操纵着这个行业,浮躁与喧嚣,功利与浅薄充斥着艺术品收藏行业。

       一些人挖空心思,恨不得变成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在这个行业捞钱。什么“十年磨一剑”、“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古训,早已被远远地抛在一边。



       然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一味为钱而收藏,很难成为真正的藏家。真正的藏家并非有钱就够了,更不是发了财的暴发户,

       虽然很多人都看到了艺术品的升值潜力,也靠花钱而坐拥不少的藏品,但却根本就不懂艺术,更谈不上鉴赏。

       因此,有些功成名就的大收藏家,在转让藏品时就非常谨慎,并非看谁出的价高就卖给谁,而是要看买东西的是什么人。

       遇到真正热爱艺术有鉴赏水平的,有时不用钱也会送给对方。拍出了891万元“大圣遗音”琴的主人,大藏家王世襄轻轻一挥手,将家藏的另一张同是稀世珍品的宋琴,无偿送给了一位年轻的琴人。

       据说,在拍卖会当日,这位年轻人看王老事忙,上门搭手相助,“有事弟子服其劳”,也是古训。“你懂琴,这张琴,你拿去。”—举重若轻,一掷千金,就这么平平淡淡一句话,便将一张传世名琴托付给了两袖清风的少小知音。



       当然,不能否认,真正的收藏爱好者也还是有的。打开微博去看看,普通人说“最近买了个名牌包”,藏家则说“最近淘了一个宝”;普通人晒“昨天去哪儿吃的饭”,藏家晒“昨天去了某某古玩城”……

       很难说是好是坏,但当“文化”也以争相晒物来表达时,就有急功近利之嫌了,正如当下有些拍卖会上的成交,形式远大于内容,久而久之,好像有没有内容也就不重要了。

       就好像传销团伙,以前还弄个摇摆机之类的东西传,现在直接拿嘴捍个份额之类的词就传开了。



       有媒体称,中国已进入全民焦虑期。虽然收藏还远不能治愈人们的焦虑症,但若是有那么一个下午,选一件有内涵的藏品,不忙着拍照发微博,

       而是泡一壶清茶,约三五好友,静观其形、再听其音、再研究其纹饰,默默地把玩下去,倒是可以成全一段关好的时光。正如那情人节里的一束玫瑰,虽然远不能解决爱情与婚姻的所有问题,却也能成为记忆中为数不多的美好回忆。
发表于 2018-9-14 18: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发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德诚收藏投资资讯网 ( 鄂ICP备17004809号-1 )

GMT+8, 2024-5-2 13:23 , Processed in 0.17304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